400 110 1177
部分案例 最新动态 时事热点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政策法规 视频资讯 老将出马
站内搜索
当前位置:服务中心 > 信息资讯 >老有所为 >宁波68岁医生两度退休 被社区居民联名挽留

宁波68岁医生两度退休 被社区居民联名挽留

来源:新华网    类别:老有所为    浏览量:...    更新日期:2021-06-24
导读: 68岁的胡利华医生,至今还在江北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。
      68岁的胡利华医生,至今还在江北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。

  2014年,胡医生到了退休年龄,本想回家休息,最后应患者要求,单位把他留了下来。

  2017年,胡医生决定回家抱养孙子,辖区很多居民再次联名,请求他继续留下。

  50多年行医生涯,40多年党龄的胡医生珍惜这份信任,仅在家呆了2个月又重回门诊,坚持到现在。

  两度被挽留的背后,是医者不负之信,患者倾心之任的医患情深。

  他是宁波首批赤脚医生

  胡医生每周日坐诊一天,很多患者特地等到这一天前来。看病开药的,问诊咨询的,络绎不绝。

  50多年来,胡医生习惯了这种忙碌的节奏。

  1954年,胡医生出生在海曙新星村。他在16岁时参加宁波第一批赤脚医生的培训,3个月后成了宁波首批赤脚医生。

  那些年,他背着药箱走村串户,穿梭在田间地头。两年后,刚满18岁的他报名参军,前往沈阳军区某部某连服役。7个月医疗专业培训后,他成了部队的卫生员。

  那时条件很艰苦,住的铁皮房冬冷夏热,没暖气,冬天零下20多℃,靠煤球炉取暖,还冻得直哆嗦。1976年,唐山大地震,身为卫生兵的他跟随部队抢险救灾,荣立三等功。

  1977年,胡医生退伍回家。

  卫生员经历、党员身份、三等功勋章……胡医生被安排到当时的姚江卫生所担任所长。

  几年后,医生需持证上岗,胡医生白天上班,晚上培训,苦读两年,原本只有小学学历的他,硬是通过中专考试。经过3年专业培训,他拿到了执业医师许可证。

  他们都说:有病就找胡医生

  胡医生扎根姚江卫生所,姚江卫生所毗邻江北湾头。那时的湾头,是宁波有名的蔬菜基地,曾经超过2/3的湾头人都是菜农,常年干体力活,闪腰的特别多。

  那个年代,医生下乡是家常便饭。在播种和收割季节,胡医生几乎天天往湾头跑,中暑发热、腹泻拉稀、破皮外伤、闪腰扭伤……他都要应对。手术包扎、静脉注射、针灸火罐,他样样都会……胡医生说,那才是真正的全科医生。

  有次,湾头一农民腹痛剧烈,疼得在地上打滚。胡医生赶到现场,触诊、问诊并结合症状,确认是胆道蛔虫病,也就是蛔虫钻到胆管里去了。那个年代卫生条件差,蛔虫引起的疾病实在太普遍。胡医生马上给患者注射阿托品,效果立竿见影,患者连称神奇。

  胡医生说,道理其实很简单。阿托品扩张括约肌,注射后胆管括约肌扩张,蛔虫可往胆囊里钻,碰到很苦的胆汁,就会自动跑出来,重回肠道,疼痛消失,再配以驱蛔虫的药,就可治愈了。

  逢病必治,出手见效,胡医生名气越来越大。从赤脚医生到部队卫生员,再到持证医师,他深知患者需要什么,所以无论啥时候,只要有病情,他有求必应,背起药箱就出发。遇到家境贫寒拿不出钱的,还多次自掏腰包垫付药费。几十年间,他走遍了湾头片区的每寸土地。有病就找胡医生,成了湾头菜农的口头禅。

  辖区居民两度挽留,他又重回岗位

  随着城市的发展,姚江卫生所迁址到了现在的姚江卫生服务中心,湾头菜农洗脚上岸,成了城区居民,但不管怎么变,有病找胡医生的信任始终没变。

  2014年,胡医生到了退休年龄。应辖区居民需求,卫生服务中心挽留他继续坐诊。

  2017年,家人希望他退养回家抱养孙子,颐养天年。当年8月,胡医生收好听诊器,告别了诊室。

  听说胡医生走了,居民们不乐意了,特别是湾头片区的居民。他们联名给服务中心,希望胡医生再留几年。服务中心顾及居民需求,征求胡医生意见。有着40多年党龄的胡医生没多想,2个月后又回到诊室。

  挽留他的居民,大多是胡医生多年的患者。79岁的阮师傅说,从父亲开始,到他自己、他儿子、孙子,一家四代看病都找胡医生。

  记者采访的当天,就诊的范师傅说,自小就认识胡医生,技术好,态度更好,看病很仔细,解释很耐心,几乎有求必应。这些年,父母和老婆孩子生病时,首先想到的就是胡医生。
分享到:
更多 ->
 
 
3.14.254.103